在口服液、营养品等液体制剂的包装领域,
口服液玻璃瓶作为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,其材质与工艺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、稳定性及市场竞争力。当前市场主要的管制瓶与模制瓶因制造方式、材质特性及成本差异,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应用场景,企业需根据产品定位、生产需求及成本预算综合权衡。
管制
口服液玻璃瓶以低硼硅玻璃为核心材质,通过玻璃管拉制成型,瓶壁均匀、透明度高,化学稳定性优异,可耐受125℃高温消毒及强酸强碱环境,密封性达到医药行业标准。其容量范围集中在5-50ml,适用于小剂量高附加值药品,如生物制剂、儿童用药等。
模制口服液瓶则以钠钙玻璃或中性硼硅玻璃为原料,通过模具浇铸成型,瓶身壁厚均匀且机械强度高,抗冲击性较管制瓶提升40%,可承受-20℃至40℃极端温差。其容量覆盖10-500ml,在中药口服液、营养补充剂等大容量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以林都药业30ml模制瓶为例,采用轻量化设计后单只重量减轻11克,原材料消耗降低25%,而耐酸碱性能优于普通产品,配合螺旋口与防盗铝盖,在长途运输中破损率不足0.5%。
口服液玻璃瓶选择管制瓶还是模制瓶,本质是平衡性能需求与成本控制的博弈。若产品定位高端、剂量准确且需避光保护,管制瓶的化学稳定性与工艺精度更具优势;若追求大容量、高强度及成本优化,模制瓶的规模化生产与定制灵活性则更为契合。随着医药行业对包装安全性、环保性要求的提升,中性硼硅模制瓶与轻量化管制瓶的技术迭代,正推动两类产品向更细分领域渗透,为企业提供多元解决方案。